拋棄式喉頭面罩(LMA):提升手術安全的關鍵選擇

拋棄式喉頭面罩

在進行手術過程中,確保麻醉安全的執行是提升手術安全最重要的一環,這是直接關係到病人的呼吸暢通以及手術能否順利進行。在過往的手術中,全身麻醉常以放置氣管內管來維持呼吸道的順暢,但在移除氣管內管後常伴隨著有喉嚨痛或者喉嚨潰瘍等副作用,因此發明了具備簡單、快速、方便、易學,對病人的刺激相對小又安全的拋棄式喉頭面罩(LMA)。

拋棄式喉頭面罩(LMA)不僅簡單易使用,更無需複雜的喉鏡操作,減少了手術過程中的時間和風險,更加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在現今疫情後影響下,也能避免交互感染所帶來的風險,透過本篇文章,您可以更加瞭解何為拋棄式喉頭面罩(LMA)及其優點與禁忌。

拋棄式喉頭面罩

介紹拋棄式喉頭面罩(LMA)

拋棄式喉頭面罩(LMA)是一種輔助呼吸的麻醉手術方式,材質為較柔軟的矽膠或橡膠材料製成,其特點在於其具有彎曲的管道和充氣封密的氣囊。由聲門上呼吸道置入於咽喉,尖端堵住食道,並罩著氣管口,使氣體可以直接進入氣管,與傳統的氣管內管相比,侵入性較低,減少了插管過程中可能導致的不適和併發症。

也因喉頭面罩無需使用喉頭鏡,減少氣管插管對會厭聲門以及氣管黏膜的物理性刺激,因此對交感腎上腺系統的影響較小,生命徵象也較穩定。喉頭罩也可降低全身麻醉病人插管後喉嚨不適以及聲音沙啞,適用在較短時間的手術。

全身麻醉中的照護模式

全身麻醉最佳照顧模式應為全面性及個人化的照顧,從手術前病人的評估及準備,包括病史詢問、身體檢查、麻醉風險評估等,並根據病人的狀況和手術類型,制定個人化的麻醉計畫,並在麻醉過程中注重病人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在全身麻醉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氣道管理方式,如使用拋棄式喉頭面罩(LMA),可以確保病人的呼吸暢通和氣道穩定,且可以避免氣道阻塞和壓迫,保證病人的呼吸功能正常。

在麻醉過程中密切監控病人的生命徵象,並於麻醉後觀察病人的恢復狀況,注意可能出現的麻醉併發症或副作用,給予適當護理處置與支持。

拋棄式喉頭面罩(LMA)的優勢與特點

拋棄式喉頭面罩(LMA)相對於傳統氣管插管等氣道管理方式,具有簡便、快捷、不造成喉頭創傷等優勢。它不需要透過喉鏡等工具進行氣管插管,減少了手術操作的複雜度,同時降低了病人的不適感,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拋棄式喉頭面罩(LMA)與一般面罩的表格比較

類別氣管內管傳統面罩拋棄式喉頭面罩
優點個人單次使用,適用於長時間手術或需要精確氣道管理的情況不需負擔額外費用,適合醫護人員操作使用,適用於一般手術,對於一些特殊情況效果較差操作簡單安全性高,舒適度與使用便利性較佳,適用於各類手術和麻醉狀況
使用方式麻醉醫師會依照個人體型選擇合適尺寸麻醉醫師會依照個人體型選擇合適尺寸麻醉醫師會依照個人體型選擇合適尺寸
缺點對身體器官刺激較為明顯,術後易喉痛可重複消毒之物品自費項目
費用健保給付健保給付自費約900元

拋棄式喉頭面罩(LMA)的禁忌症與副作用

儘管拋棄式喉頭面罩(LMA)具有許多優勢,但在應用時仍需注意其禁忌症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 部分手術擺位不適合使用拋棄式喉頭面罩(LMA),例如俯臥位(正趴)、側臥。
  • 有極少數病人可能對拋棄式喉頭面罩(LMA)之材質過敏,不適合使用。
  • 若禁食時間不足、BMI 過高病人或孕婦,都不適合使用。

拋棄式喉頭面罩(LMA)應用在氣道的維持及方式

  1. 適當的選擇尺寸: 在使用拋棄式喉頭面罩(LMA)之前,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尺寸,以確保其能夠良好貼合病人的口腔和咽喉部位。
  2. 正確的放置方式: 將拋棄式喉頭面罩(LMA)輕輕插入病人口腔中,直到其底部與咽喉交界處,並確保氣囊位於咽喉後方。輕輕扣動拋棄式喉頭面罩(LMA),使其緊密貼合咽喉結構,防止氣體外洩。
  3. 適時的氣囊充氣: 在放置拋棄式喉頭面罩(LMA)後,立即充氣氣囊,使其填滿病人咽喉後方的空間。但要注意充氣的適度,過度充氣可能導致喉部壓迫或不適感。
  4. 監測氣道通暢性: 在手術過程中,持續監測病人的呼吸情況和氣道通暢性。透過觀察胸廓的升降和聽診呼吸音,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的氣道阻塞或外洩問題。
  5. 適時的調整和重置: 如果發現氣道通暢性受到影響或拋棄式喉頭面罩(LMA)位置不佳,應及時進行調整和重置。透過輕輕扣動拋棄式喉頭面罩(LMA)或重新充氣氣囊,確保其正確貼合並維持通暢性。
  6. 注意併發症和禁忌症: 在使用拋棄式喉頭面罩(LMA)時,要密切注意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如喉部不適或聲音嘶啞等。

氣道保護的重要性與策略

正常的呼吸是維持身體各個器官運作的基礎,而在全身麻醉下,病人失去了自主呼吸能力,因此需要依靠外界提供的氣道來確保呼吸暢通。若氣道不暢通,可能導致缺氧或二氧化碳累積,進而對心臟、腦部等器官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另外良好的氣道管理有助於保護病人的肺部功能。在手術過程中,持續的呼吸道壓力和氣道損傷可能導致肺部受損或併發症,如肺炎或肺栓塞等。適當的氣道管理,如使用拋棄式喉頭面罩(LMA)等先進的氣道管理裝置,可以降低氣道損傷的風險,保護病人的肺功能,有助於手術後的恢復和康復。

在全身麻醉下,維持呼吸道通暢可以確保麻醉藥物的有效輸送和吸收,從而穩定病人的麻醉深度,減少麻醉期間的併發症和不良反應。

故就上述文章內容可知麻醉過程中維持呼吸道通暢的重要性。拋棄式喉頭面罩(LMA)作為一種先進的氣道管理裝置,具有簡便、安全、有效的特點,降低氣道損傷的風險,確保麻醉效果的穩定。

「重仁骨科醫院」:照護您健康的最佳選擇

重仁骨科醫院長期以來一直是台灣骨科醫療領域的先鋒,秉持著「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擁有超過50年臨床經驗,致力提供高品質治療和卓越照護。以專業知識、先進技術,協助病人克服各種骨骼和關節問題。

無論是手術麻醉或預防其他骨骼問題,我們是您可靠夥伴。不論疼痛的成因為何,我們都能夠提供適切的治療和照護。由專業團隊以細心謹慎的態度確保最佳醫療品質,幫助您重新獲得健康,找回生活更多的樂趣。

延伸閱讀

  1. 坐骨神經痛救星:脊椎內視鏡手術與其優勢介紹
  2. 高頻熱凝療法及神經阻斷術:哪個更適合治療下背痛?

Referance:

  1. How To Insert a Laryngeal Mask Airway. MSD Manuals-Professional Versionhttps://www.msdmanuals.com/professional/critical-care-medicine/how-to-do-other-airway-procedures/how-to-insert-a-laryngeal-mask-airway
  2. Asai, T., & Morris, S. (1994).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 its features, effects and role. Canad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 41, 930-960.
  3. Jannu, A., Shekar, A., Balakrishna, R., Sudarshan, H., Veena, G. C., & Bhuvaneshwari, S. (2017).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and surgical technique of laryngeal airway mask. Archives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18(4), 223.
  4. Koyama, T., Kobayashi, M., Ichikawa, T., Wakabayashi, Y., Toma, D., & Abe, H. (2020). Laryngeal mask versus facemask in the respiratory management during catheter ablation. BMC anesthesiology, 20, 1-13.
  5. Schwartz, S., & Peng, Y. G. (2021)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 Expanding Use Beyond Routine Spontaneous Ventilation for Surgery. Perioperative Hypotension, 36(3), 114.
  6. Menna, C., Fiorelli, S., Massullo, D., Ibrahim, M., Rocco, M., & Rendina, E. A. (2021). Laryngeal mask versus endotracheal tube for airway management in tracheal surgery: a case–control matching 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 33(3), 426-433.
  7. Wei, C. F., & Chung, Y. T. (2023). Laryngeal mask airway facilitates a safe and smooth emergence from anesth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raniotom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BMC anesthesiology, 23(1), 29.

2024©️重仁骨科醫院。商標與著作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