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球囊椎體成形手術快速減緩脊椎骨折疼痛?

球囊椎體成形手術

您是否曾經遭遇過脊椎骨折帶來的劇痛?面對脊椎骨折的疼痛與不便時,球囊椎體成形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快速恢復受損脊椎的穩定性,並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但是,這種手術究竟是什麼?手術的優缺點又是什麼?現在就讓我們深入探討球囊椎體成形手術吧!

球囊椎體成形術背景與介紹

球囊椎體成形手術是一種介入性手術,專門用於治療這類胸、腰椎性壓迫性骨折。透過在脊椎骨中置入一個可擴張的球囊,將塌陷的椎體恢復正常形態,再灌入骨水泥以固定椎體,此手術可迅速減輕疼痛,穩定椎體,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球囊椎體成形術方法

球囊椎體成形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方法,用於治療椎體壓迫性骨折或其他椎體問題。以下是球囊椎體成形術的基本步驟:

  1. 準備與定位: 患者在手術前接受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X光或其他影像引導下,醫生確保椎體的準確定位。
  2. 穿刺: 醫生使用導引針穿刺進入椎體,這必須要在X光導引下進行。
  3. 球囊擴張: 一旦導引針進入椎體,醫生會將特殊的球囊穿入椎體內。然後,透過球囊內注入液體,輕輕擴張球囊,使椎體的壓縮區域恢復到正常高度。
  4. 骨水泥充填: 一旦椎體的壓縮區域被成功擴張,醫生會在椎體內填充骨水泥。這種骨水泥會在幾分鐘內固化,幫助穩固椎體並提供支撐。
  5. 針頭拔出: 骨水泥固化後,醫生將導引針和其他工具從椎體中拔出,手術結束。

球囊椎體成形術必須在X光或其他影像引導下進行,以確保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這種微創手術方法通常能夠迅速減輕患者的疼痛,並恢復椎體的穩定性和高度。

球囊椎體成形術缺點與潛在風險

雖然球囊椎體成形術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但此手術仍有一些缺點和潛在性的風險:

缺點

  • 局限性:球囊椎體成形術只適用於急性胸、腰椎壓迫性骨折,對於其他類型的脊椎問題可能無效。
  • 骨水泥滲漏:在灌入骨水泥的過程中,可能發生骨水泥滲漏的情況,導致骨水泥漏出到周圍組織中,可能引起疼痛或其他併發症。
  • 出血風險: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出血的風險,特別是對於一些老年人或有血液凝血問題的患者。
  • 感染風險:手術後可能出現感染的風險,尤其是在手術部位或周圍組織出現細菌感染的情況。

潛在風險

  • 神經損傷:手術過程中可能損傷到周圍的神經結構,導致感覺異常、運動功能障礙或其他神經相關問題。
  • 骨折風險:骨水泥的灌入可能增加鄰近椎體的壓力,增加了周圍骨骼再次骨折的風險。
  • 過敏反應:對於某些患者來說,骨水泥或其他手術材料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如紅腫、發癢或其他過敏症狀。
  • 骨水泥移位:骨水泥可能在手術後移位或脫落,導致手術效果不佳或需要進行再次手術修復。

球囊椎體成形術優點與止痛機制

球囊椎體成形術作為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的一種介入性手術,具有多項優點,同時也擁有獨特的止痛機制,使其成為一種受歡迎的治療方式。以下是球囊椎體成形術的優點和其止痛機制:

優點

  • 迅速止痛:通常在骨水泥灌入後約15分鐘內,患者即可感受到疼痛明顯減輕,僅需再臥床30分鐘,待骨水泥凝固後即可下床。文獻顯示疼痛的緩解率為70%~95%。
  • 穩定椎體:透過灌入的骨水泥,球囊椎體成形術能夠固定和穩定受損的椎體,防止進一步塌陷或移位,有助於促進骨折的癒合和康復。
  • 微創手術:相較於傳統的開放手術,球囊椎體成形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手術切口較小,減少了手術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和出血量,同時也加快了患者的康復速度。
  • 麻醉方式較安全:對於經皮性球囊椎體成形術而言,通常只需要局部麻醉,避免了全身麻醉可能帶來的風險,對於部分患者而言,特別是年邁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更加安全可靠。
  • 超微創,傷口只有0.3公分:傷口較小,因此不需要擔心傷口癒合不良或感染的情形。

止痛機制

  • 復位椎體:透過擴張球囊,將塌陷的椎體恢復到正常位置,減輕了壓迫神經結構和組織的壓力,從而減輕疼痛。
  • 骨水泥填補:灌入骨水泥填補了椎體內的空洞和裂縫,提供了支撐和穩定,減少了骨折部位的運動和摩擦,進一步減輕了疼痛。
  • 針對特殊疾病的病患:僅需局部麻醉,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無法全身麻醉 之患者,也可接受治療。且因傷口及小,糖尿病患也不須擔心傷口癒合不良或感染。 腎功能不良之患者,術後也可減少止痛藥使用。

球囊椎體成形手術的重要性與實際效果

球囊椎體成形手術之所以被視為一項重要的治療選擇,是因為它具有多方面的優勢。球囊椎體成形手術能夠快速且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疼痛,從而提升了其舒適度和生活品質。球囊椎體成形手術以微創的方式進行,減少了手術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和術後康復時間,使患者能夠更快地恢復正常生活。此外,球囊椎體成形手術能夠提供穩定的椎體支撐,降低了進一步移位或壓迫的風險,有助於促進骨折部位的癒合和康復。最重要的是,這種手術的併發症風險相對較低,醫生可以透過精確的技術和現代化的設備來最小化潛在的風險,確保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球囊椎體成形手術的禁忌症與副作用

球囊椎體成形手術作為治療脊椎骨折的一種介入性方法,在應用上雖然具有明顯的效果,但我們也必須重視其禁忌和可能的副作用。首先,爆裂性骨折患者不宜接受此手術,因其需要進行傳統手術減壓及內固定支撐。其次,對於存在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手術效果可能受到影響,因此需慎重考慮。此外,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骨水泥滲漏、感染、出血、神經損傷等,這些風險需與患者充分溝通和評估。因此,在考慮球囊椎體成形手術時,我們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風險因素,進行個案的評估和決策。

重仁骨科醫院醫生

「重仁骨科醫院」:照護您健康的最佳選擇

重仁骨科醫院長期以來一直是台灣骨科醫療領域的先鋒,秉持著「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擁有超過50年臨床經驗,致力提供高品質治療和卓越照護。以專業知識、先進技術,協助患者克服各種骨骼和關節問題。

無論是脊椎壓迫性骨折造成的疼痛或預防其他骨骼問題,我們是您可靠夥伴。不論疼痛的成因為何,我們都能夠提供適切的治療和照護。由專業團隊以細心謹慎的態度確保最佳醫療品質,幫助您重新獲得健康,找回生活更多的樂趣。

延伸閱讀

  1. 不再忍受下背痛:雷射止痛的7大優勢改善您的生活
  2. 骨質疏鬆檢測合作做?1分鐘自我評估骨質疏鬆風險

Referance:

  1.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Kyphoplasty, and Sacroplasty. Cignahttps://reurl.cc/80r2Xd
  2. Hacein-Bey, L., & Guermazi, A. (2009).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Imaging in Percutaneous Musculoskeletal Interventions, 259-281.
  3. Lamy, O., Uebelhart, B., & Aubry-Rozier, B. (2014). Risks and benefits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or kyphoplasty in the manage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5, 807-819.
  4. Wang, C., Zhang, X., Liu, J., Shan, Z., Li, S., & Zhao, F. (2019).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risk factors for recollapse of cemented vertebrae. World neurosurgery, 130, e307-e315.
  5. Liu, H., Zhou, Q., Shao, X., Zhang, J., Deng, L., Liu, T., & Yang, H. (2022).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with and without intravertebral cleft: 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 15, 6199.

2024©重仁骨科醫院。著作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Facebook
Scroll to Top